丰田骡子.jpg
  • 奉天落子是一种辽宁的汉族传统戏曲。发生在上个世纪20年代初到40年代末的以沈阳(奉天)为中心的东北地区,主要源于唐山落子,唐山落子出关与东北民众习俗和欣赏需要相融合,形成以奉天为中心、特色鲜明、遍布东北、分布全国的落子,奉天是东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们称这时期的落子为“...

简介.png
  • 奉天落子产生于上世纪初,以奉天为中心的东北城乡,遍布全国大多地区。主要源于梆子戏、唐山落子。落子出关与东北风土人情、生活习俗、语言音调、欣赏习俗融为一体,逐渐形成高亢、激越、泼辣、奔放的唱腔,以大口发音为标志、以粗犷豪放为特征。其艺人数不胜数,大、小班社一百多个。至今,南北孙家班的传承人还活跃在文艺舞台上。由于奉天是落子活动的中心,人们称这种落子为“奉天落子”。   女旦成为舞台表演主角,涌现出以李金顺、筱麻虹、芙蓉花为代表的众多名旦、流派,以其特有的高、脆、亮的嗓音,改男旦真假音为真声的演唱,将高调门、高音起唱与大本嗓的演唱方法相结合。

历史.png
  • 奉天落子主要源于莲花落、唐山落子。1908年,成兆才等人对莲花落子进行改革,由两人对口落子向三人以上的“拆出”发展;1910年前后,又创造了“平腔梆子戏”;1917年,把“平腔落子”带到唐山永盛茶园演出,深受人们好评,因此称这个时期的落子为唐山落子。     1919年后,唐山落子主要班社的演出活动由河北转移至东北,并以辽宁奉天为中心。

艺术特点.png
  • 风格粗犷豪放:奉天落子与东北风土人情、生活习俗、语言音调、欣赏习惯融为一体,形成了粗犷豪放、高亢洪亮、声音厚实、泼辣激越、酣畅淋漓的风格。 发音大口本嗓:大口本嗓是奉天落子主要发音技法,运用丹田气,满口满灌,底气足、气量大、穿透力强、铿锵有力。 节奏明快流畅:奉天落子节奏明快,板式清晰,干板夺字,气势磅礴,一气呵成, 旋律优美动听:奉天落子的唱腔是正调、反调、越调的声腔体系,旋律柔美动听,发音较靠前,音色柔美、清亮、动听。 剧情婉曲复杂:奉天落子剧情错综复杂多变,情节跌宕起伏,环环相扣,戏越演愈大。 角色分工细化:奉天落子时期,角色行当有明显分工。 表演通俗易懂:奉天落子表现东北民族习俗,再现社会生活。

刘翠霞:女。工旦行。生于1911年。河北省武清县人。出身贫苦农民家庭,时被其父卖至大连学唱梨花大鼓。11岁时于天津拜张柏龄为师学落子,14岁入“金花玉班”,拜赵月楼老师深造。

筱麻红:本名张佩云。女。工旦行。生于1910年。原籍山东。自幼随养母筱兰英学唱河北梆子。民国十一(1922)年前后,随养父母入大连凤鸣班(后改称岐山戏社),在评剧《五女哭坟》中饰五凤。两年后,被卖于岐山戏社小科班学徒。

白玉霜:原名李桂珍,又名李慧敏。女。工旦行。生于1907年。河北滦县古冶人。幼年在津被卖于莲花落艺人李景春(粉莲花)为养女,取名李桂珍,又名李慧敏。11岁习京韵大鼓,14岁拜孙凤鸣(东发白)为师学评剧,取艺名白玉霜。

李金顺:女。工旦行。生于1896年。天津市人。14岁拜元元红(魏联升)习北梆子,后拜葛春兆学京韵大鼓,此间她熟悉了多种曲艺腔调。16岁拜莲花落艺人孙凤鸣(东发红)学艺。17岁与花莲舫合作演出,不久唱红。

  • 到30年代中期,典雅的、通俗的,以故事情节为主的,以表演技巧为主的,以武打为主的,以唱功为主的各种类型的剧目都应运而生。这一时期由于女演员在评剧舞台上占主导地位,从而又出现了一大批适应女演员演唱的剧目,如《五女哭坟》、《王少安赶船》、《张郎休妻》、《三节烈》、《杜十娘》、《桃花庵》、《盗金砖》、《劝爱宝》、《珍珠衫》等。此外,为体现演员的功力、技巧,表现当时艺术时尚的剧目也很流行,如喜彩莲主演的《纺棉花》,筱桂花、张春山的《兄妹顶嘴》等。

代表性传承.png
  • 张赛虹,奉天落子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除每天跟师父学艺外,还受到李金顺、筱麻红等名家的指点,三年后开始担任里子活角色。因她的唱腔与筱麻红唱腔极其相似,被称为“小筱麻红”,并改名为张赛虹。她的演唱板头实,吐字清,气息饱满,力度强,继承了奉天大口落子高亢、泼辣、粗犷、奔放的演唱风格。演出剧目有《黄氏女游阴》、《雪玉冰霜》、《杜十娘》、《劝爱宝》、《盗金砖》、《桃花庵》等,受到观众好评。演出剧目有《黄氏女游阴》、《劝爱宝》、《秦雪梅吊孝》、《独占花魁》、《杜十娘》、《桃花庵》等。

  • 复盛戏社1926年初于沈阳成立,是沈阳本土成立最早、最有影响的评剧大戏社。班主高景山,绰号高小辫,是沈阳富商,经营富海楼浴池和房产业,喜好戏曲杂耍。他通过各种渠道,不惜重金招收女旦角。戏社曾确立以花云舫、芙蓉花、李筱霞、花小仙、十三妹五大女主演为中心的演员阵容。 1930年,他们开始了评剧史上有影响的“复盛戏社南下”的征程,把奉天落子传播到京津、南京、武汉、上海等广大地区。在上海,芙蓉花还应天一电影制片厂之邀,排演了中国最早的评剧戏剧影片——《杜十娘》。
    沈阳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