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守信 踏实进取

  • 上小学的时候,我喜爱数学而不擅长语文。当我越来越不喜欢记那一个个生字的时候,每次一考试,我的目光时常瞟向同桌。时间久了,这项“技术”越来越纯熟,自以为得心应手。然而,这一切都被老师尽收眼底,家长会时,父亲自然知道了这件事。面对父亲,以为必然会遭遇训斥,父亲却只是给我买了一本小人书,叫《晏殊考试》,讲的是有人把14岁神童晏殊举荐给真宗皇帝,真宗便让他与千余进士共同考试,看能否脱颖而出。晏殊看到题时对真宗说,这些题自己...

对人要仁爱 要懂得担当

  • 我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不论是爷爷、奶奶,大伯、伯母,还是姑姑、姑父,我们周末聚在一起大人们总有说不完的话,我们三个小孩更是玩的开心。我们是一个普通家庭,但却有着让很多人羡慕的和睦。家规是家庭遵从的规则。家训是家庭尊从的信条。其实讲起具体的家规、家训,我们家真的没有成文的家规家训,但从我看来,其实已经形成了,并不断地影响着我的人生。那我家的家规又是怎么体现的呢,让我简单的说一说吧。

忠孝仁义勤奋 诚信正直善良

  • 历经流年迁徙,一个手工制作的小木盒子成为了我最珍贵的收藏——里面不是金银财宝,只是四张发黄的纸。记得在我出嫁前,父亲捧过一个小木盒子,郑重地对我说:“这是祖宗三代留传下来的家规家训,你要好好珍惜,长念心中,不得遗忘!”我郑重地接过这个古朴的小木盒子,觉得它无比沉重——它不光承载着几代人的对生命和人格的诚诺,也是对沧桑岁月的崇高信守。父亲一共有三个这样的木盒子,分别送给了我们子女三人。除了我这个是正宗的世代相传的真...

不让外人看笑话

  • 爷爷在临终前嘱托:清明头一天不上坟,说那天是绝日子。就这样,每年在清明节前一天的几天里,选定日子,外地的五叔六叔带着家人,及县城的我们一起回到乡下老家,同仍那块土地上生活的叔叔、兄弟们共同祭祖。这一天是我们尹氏家族一年一度相聚的日子。父辈哥七个,过世四人;我辈兄弟十四个,长兄过世。祭祀过程中,无外乎缅怀说过多少遍的故人的生前故事;大家私下了解各小家庭的情况;大家坐在一起的酒宴上,最后总是落在目前家族内各小家庭存在...

读书明理 尊老爱幼

  • 家训常出现在古代家谱中能起到约束家族人的行为规范的作用,其内容大都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相关。历史上著名的家训有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明末清初朱用纯的《朱子家训》,清代曾国藩的《曾国藩家训》等。 随着春秋更替,岁月流转,家训的形式已渐渐的淡出了今天中国人的视野,但其做为核心内容的治家观念却被相当多的中国人所秉持。就我家而言,治家理念可以用太爷日记中的四句话归纳为“读书明理”“尊老爱幼”“与人为善”“...

不许抽烟 没挣钱之前不许喝酒

  • 我们家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家中有三十三口人,已经工作的二十六人中有中共党员十四人;有从中央到地方的政府公务员八人,国企领导两人,大学教授一人,商界精英三人,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一人,美国大企业副总裁一人,中学高级教师一人;家庭成员中博士研究生学历三人,硕士研究生学历五人,本科学历十人,专科学历两人。我们家是个名符其实的事业有成和谐幸福的大家庭。幸福的大家庭来源于老一代人在一九七六年前制定的两条小小的家规。

诚信做人

  • 我出生江苏徐州,老式家庭中长大的。听母亲讲,祖父兄弟六个,三个妹妹。祖父是老大。我父亲兄弟三个,也是三个妹妹,大家住在一个大院里,没有分家,都是经商,可算是大家族。母亲说,父亲排行老二,他经历很多,国民党中做文职,淮海战起义收编加入解放军,全国解放后回徐州经商。五0年春,父亲从杭州发运一火车皮茶叶至老沈阳北站,天色突变,下起冰雨,一车皮茶叶受损,赔钱回家难。父亲在商圈为人“诚信”,朋友热心帮助没有资金的情况下担保从...

忠厚为人 耕读持家

  • 我是闯关东的后代,祖籍山东登州。二百年前,祖先在灾荒之年挑起担子背井离乡,辛苦跋涉来到浑河岸边,落地生根。我家的家规家训,也是祖先珍藏在心里从山东老家带过来的,成为言传身教指导一代代子孙的规训。家训最早最好的体现者是赵子华,家族在东北定居后的第五代。赵子华原本不是我们家的人,是个小叫化子,冻僵在我家门前,给救活过来,收为义子,长大娶妻成亲。后来,在家族推选族长时,因为赵子华平时为人最忠厚,大家一致推选这个外来人当...

勤俭持家 薪火相传

  • 周末,在家整理旧衣服时,无意中翻出一本上学时的相册,随手翻了几页,目光就停留在一张泛黄的旧相片上。这是一张小学三年级时的照片,照片里的自己愣头愣脑,一条歪戴着的红领巾,站姿标枪一样笔直。不过吸引我的并非照片本身,而是照片背面黑墨水写着的一行字:“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是我家的家训。陈旧的墨迹,带着我的思绪转眼回到三十年前。

团结 和谐

  • 还是在很小的时候听母亲说,姥爷和姥姥一共生育了七个孩子,母亲是老三,上面有个我大舅和我大姨,下面有一个老舅和三个姨娘。建国初期,由于当时的生活和医疗条件不好,很遗憾那个老舅没能活下来。我最自豪的是,母亲于1946年12月29日生于那个“比较大的城市”(陈忠实语),那个年代都是按阴历记的。这也许是上天早就有意传递给我们这些作儿女的信息——因为第二天就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最注重的大年除夕。

言忠信 行笃敬

  • 大学毕业后我便回到了沈阳工作,这里是我的家乡,我出生在一个小村子——彰驿,父母都是庄稼人,身体很好,但只有我这么一个孩子,平时打电话就总会念叨到我,他们也是我唯一的牵挂。在上大学之前,我从没来过市区,在那个小镇子里度过了自己19年的青春。父母很宠我,家里虽不富裕,却没有让我像其他农村男孩儿一样留在家里干农活,而是供我去学校读书。但上学时我很叛逆,与同学打架,常常灰头土脸的回家,若是母亲看见,只会让我去洗干净了事,如...

人勤地不懒——天道酬勤

  • 小时候,除寒冬和风雨天外,我和妹妹都是在田间地头爬来跑去,玩够了或是渴了饿了,不谙世事的我们就哭闹,地瓜秧全得栽上,耽误了没收成。母亲边耐心地跟我们解释边跑过来塞给我们玉米饼,递过搪瓷缸,吃饱喝足,我们又开始玩耍,母亲忙着挑水往刨好的坑里倒。母亲嘴里唠叨着:人勤地不懒,不干,天上能掉馅饼?天都黑了,母亲还趁着月光挑水栽秧,上南坡一趟不易,这片地得干完,我俩可没听母亲的自言自语,早躺在地头睡着了。

百善孝为先

  • 言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每提起我现在的生活,就不由得想起当年父亲的家训。我的父亲(1937—2005)年轻时积极响应国家“到广大的农村去”的号召,从大庆油田转业至辽北一个偏僻的乡村。闲暇时间,书籍成了一生多病的父亲最好的陪伴。很多文学名著—《悲惨世界》、《复活》,《幻灭》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父亲讲起过。父亲一生清贫,但却从不影响对我们的教诲。

认祖不归宗,隐姓不埋名

  • 本人认为,家规、家训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传承有序的文化精髓,在人类繁衍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是文字记载还是口口相传乃至包括一言一行潜移默化的家规、家训,都充分包含着历代先人对后代子孙寄予的厚望和期待。纵观本人家族三部分家规家训,无论是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都可以看出家庭文化的特点,以及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不同时期的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出公德、道德、美德、品德,正在家族历代之间继续传承下去。

端正做人 认真做事

  • 家风就是一家子的规矩,是一家子的风气,可以说家风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它只是一个无形的概念,却能让这家的子孙后代延续得更长,让他们走得更远。家风也可以代表一个国家的风气,国家就是人民的家,这家风就更为重要了。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它的风气,一个国家、一个朝代的风气决定了它的衰与胜,只有社会风气好的国家,才能国富民强,才真正算得上是一个强国。当我开始懂一些事理的时候,父母经常用孔子的话“不与小人同坐”来教导我:“多交朋友...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 我的家规、家训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意思是:积累善行的家庭,一定会有多到自己享用不了还能留给子孙享用的福德,不积累善行的人家,则会有多到能够自己遭受不了还能留给子孙遭受的祸患。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知道孝顺,那又怎么可对别人好呢?我的父亲今年四月份就100周岁了,我常想,他老人家能这么长寿,也得益于我们的家规、家训吧。因为我的父母对我的爷爷奶奶非常孝顺,在他们的影响...

勤学才知长 苦练石成金

  •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印象中不是爸爸加班,就是妈妈加点,跟父母语言交流的记忆少之又少。而在家规家训方面他们却是言传身教一样不曾怠慢。我的爸爸妈妈都没有什么文化,爸爸是一名养路工人,妈妈在一家做出口劳保手套的工厂的缝纫车间上班。两个人的工作都不是轰轰烈烈的,小时候的我还曾暗自以为他们的工作无足轻重。可是他们却在用自己对待工作的那份认真与执着教育着我。

认认真真做事 清清白白为人

  • “认认真真做事,清清白白为人。”这是父亲在我上大学时题记给我的一句箴言,也是他践行了一生的家训,是留给我的最大的财富。孩提时,我特别羡慕别的小朋友都拥有属于自己家的大房子。爸妈结婚十年,一直寄居在姥姥家,直到我四岁那年,才租了一间平房居住。虽然仍是家徒四壁,但我还是很开心。后来爸爸和战友用油毡纸和石棉瓦搭起一个仓房堆放杂物,又用木条围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完整温馨的小家。弟弟看到别人家都有沙发,也吵着要,爸妈就用旧衣...

不添麻烦 永不伸手

  • 我出生在一个老革命的家庭,秉承了一条不寻常的家规。记得六十二年前,一个漆黑的夜晚,北风裹着雨雪肆意倾泻,我扶着墙根儿,深一脚浅一脚踏着泥雪向食堂走去,把一截攥得热呼呼的粉笔头儿,轻轻地放在了写食谱的黑板槽里。往返的路上,眼前一直浮现着父亲那少有的严峻,耳边不时响起:“哪捡的你送哪去,不是你的永远都不能伸手!”

爱字当先

  • 老辈家规、家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及积极向上的一面,转化成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仁、义、礼、智、信说的是做人的道理。仁,说的是仁爱、博爱、爱心,仁字当先乃是爱字当先,就是要把爱祖国、爱人民放在首位。家风家训代代传承,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仁义礼智信爱字当先,言传身教重在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