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凤田,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航空金奖获得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校长、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院长、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首席专家兼型号总设计师。
1964 年,杨凤田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毕业,同年入职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40 多年来,杨凤田长期从事飞机总体设计工作,先后参加过 12 种歼击机的方案设计,担任过 6 种型号飞机的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主持完成了多种国家重点型号飞机研制工作,特别是在“歼八”系列加油机研制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在中国的航空史上创下了 4 个第一,为祖国的航空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倾心付出,收获也是沉甸甸的。他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 项,“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3 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7 项,并多次荣立国家、省部、中航工业集团公司一等功、二等功,等等,奖项之多,荣誉之重在中国航空界屈指可数。期间,他还担任中国航空研究院顾问兼博士生导师,中国航空学会总体专业分会副主任及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
2010 年 6 月,已是古稀之年的杨凤田被辽宁省委组织部任命为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校长,2011 年 2 月兼任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院长。来校工作后,杨凤田注重顶层设计,大胆推进工作革新,善于体察民情,确定了“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国际有影响的活力现代幸福新沈航”办学目标,凝练了“立足航空、明德育人、求实拓新、志在卓越”办学宗旨,带动学校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14 年,学校获批成为国家教育部、辽宁省、中航工业集团三方共建院校。目前,各类在校学生人数达到 2 万余人,27 个专业实现辽宁省内一本招生,博士学历教师 300 余人。学校建成 17 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以及 1 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年科研经费突破 2 亿元。2010 年,杨凤田仍然审时度势地抓住了辽宁省确定通航产业为新一轮经济振兴重要抓手的有利契机,依托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组建了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等单位协同构成的“辽宁通用飞机设计制造与示范协同创新中心”,启动新能源电动无人机和有人机的研制工作。2012 年 5 月,神鹰(SY1D)电动无人机试飞成功;2012年 7 月,“雷鸟”(LN60F)氢燃料电池无人飞机试飞成功;2013 年 6 月,自主研制的国内首款电动双座轻型运动飞机“锐翔”( RX1E)成功首飞,并于 2015 年 2 月通过了型号合格审定,成为全球第一款按照 ASTM 标准完成适航审定的双座电动轻型运动类飞机,开创了电动有人机268的先河。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深入推进的关键时期,杨凤田带领全校师生以国家与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培养航空航天人才为已任,努力践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要求,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大力推进“学部制”改革,建立创新创业学院,努力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模式,不断提升办学质量与水平,正在向着“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国际有影响的活力现代幸福新沈航”办学目标阔步迈进。
杨凤田领导的通航研究院投资组建了两个示范企业,探讨低成本通用飞机生产模式和通用飞机的运营、监管模式,使研究院具有轻型运动飞机研发、生产、试验、示范、适航及运营能力和无人机研发、生产与运营能力。为了推进通用航空新兴战略产业的发展,杨凤田将中心建设成为一流的通用航空共性核心技术攻关和先进轻型通用飞机研发平台、通用航空紧缺实用型人才培养基地、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示范基地。
|
|||
主办单位:沈阳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沈阳市经济信息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