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孟家台村党群服务中心的村标霓虹闪烁,将小院照亮;室内,窗明几净,欢声笑语,有扑克、象棋和供小朋友玩的积木等物品设施,以及免费的理发服务……
1月24日傍晚,记者走进沈北新区兴隆台街道孟家台村,200多平方米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整洁而温馨,铺着暖垫的靠椅和桌子合围一圈儿,几盆盛开的鲜花将大厅点缀得春意盎然。“每天晚上五点多钟,天一黑,村里的老年人就陆续地来了,有的还牵着孙子孙女,大伙聚在一起,拉家常可高兴了!”村民赵春梅对记者说。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数九寒冬,如何改善留守在村的老年人、儿童户外活动少,居家又孤单的境况?孟家台村两委班子可谓想尽办法。“把咱们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好好利用起来,让村民到站里来玩、来聊天,像一家人一样在一起拉家常,该多好啊!”有班子成员这样提议,立即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
以“家文化”为发展脉络的孟家台村正是从这个大家庭入手,将设施完备的公共场地向村民开放,共享新时代优质资源的红利。于是,他们就在村里500人的微信群里发出邀请,“文明实践站就是大家共同的家,欢迎到家里来玩。”这样的邀约一经发出,立即得到居民的积极响应,群里的年轻人鼓励父母走出家门,群里的老年人相约一道,有的还把孙子孙女带上,一起去热闹。
53岁的热心村民杨晓海主动报名,负责实践站的卫生打扫和烧水沏茶。每天下午,他都是第一个到站里,把水烧好沏上茶。晚上8点多,等村民都离开了,他清洗茶杯、扫完地面后最后一个离开。村民陈敏主动捐出茶杯,供村民使用。村民刘常林更是主动请缨,为村民免费理发……“实践站开放不到两周,来这里的村民越聚越多,打扑克的、下象棋的,可热闹了。就连外村的村民也在打听让不让来呢!”赵春梅告诉记者,“只要想来的,我们都欢迎!”记者看到,因为是地热供暖,在大厅的一角,孩子们坐在干净的地砖上搭着积木,不时传来阵阵笑声。
“乐做文明邻里 共享和谐家园”,在实践站内的背景墙上,这样的标语正是孟家台村“家”文化的真实写照。“生长生活在‘全国文明村’的孟家台村,真是我们的福分。”年逾七旬的刘凤志道出了村民们的幸福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