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四校是近年来南部学区迅速崛起的一所办学理念先进,办学特色鲜明,教育教学成绩突出的学校。学校在追求学生素质教育发展的道路上确立了 “以德育魂,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德育教育工作目标。
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我校以“孝雅教育”为德育工作切入点,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重点,以雅行教育为主线,以多彩的活动为平台,以环境建设为载体,为师生提供了和谐发展的空间,从而使学校因和谐而充满活力。
一、以修身立德为根本,激发教育情怀。
爱,简单的一个字,却蕴涵有无穷的教育智慧。爱,是关心,爱,是倾听,爱,是帮助,爱,是宽容……总之,教育之爱,是给人以希望,以温暖的力量。我校以“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善待学生”为核心内容,建设了一支尚德重教的教师队伍。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转变育人观念,提高教师的服务质量,我校推行了教师爱心承诺制。
(1)对孩子微笑(2)与孩子交谈(3)帮孩子明理(4)教孩子求知(5)让孩子自主(6)给孩子机会(7)为孩子着想(8)替家长分忧
“教师工作承诺制”的推行,极大地提升了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每位教师以“爱”走入每位学生的内心,发现其内心的需求,用爱心去塑造、用真性去感化。金芳老师四年如一日关爱残障儿童王蕴博,让他享受到平等快乐的童年;齐艳红老师扔下自己的病中的孩子,顶着高烧给学生上课,让学生感受到了高于母爱的师爱。更涌现出爱生如子的李斌老师,放弃休息日为学生义务辅导的许丹丹老师,严爱有加的高蕾老师,微笑姐姐邢蓉老师……她们也收获着来自学生的依恋与尊敬。
二、以优化环境为依托,启迪学生心灵。
恩格斯说过:环境造就人。为了使学生思想得到引导,情操得到陶冶,学习得到激励。我校以校园文化场为主轴,优化良好育人氛围。
1、儒雅的校园环境。步入校园的那一刻,您会被操场上新增设的形态各异的文化石所吸引。“上善若水”四个清晰的大字镌刻在校门厚重的文化墙上,它在引领师生:心思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永远做最高善境界的人。“百善孝为先”引领昆四师生学孝、行孝、传孝;“爱”诠释着昆山四校教育的核心与内涵;“开卷有益”四个耐人回味的大字,时刻无声地提示着我们四小师生,树立终生学习的目标;“儒雅”,它生动诠释着何为君子风范,从而让每一位师生更多地雅思、雅言、雅行、雅兴、雅量,逐渐成为外表优雅、内涵博雅、谈吐文雅、举止典雅、气质高雅和丰富人性的人。这也是我校孝雅教育的目标。
教学楼内,我们充分利用可利用的空间,精心设计,突出人文主题,让每一面墙壁、每一处场所都能发挥育人和熏陶的功能,努力创设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拓展知识,开阔眼界,启迪聪明,陶冶情操。每个楼层图文并茂地分别以昆虫、植物、动物、人文关怀为主题的展板,让孩子们在亲近自然的同时,学会了爱。每一楼层都为学生设计一个展示的空间。色彩斑斓的绘画作品、主题鲜明的手抄报、遒劲郁勃的硬笔书法……他们用稚嫩的手笔书写了对美好生活的诠释和热爱。装饰美观科学的专用教室,文明健康的文化教育设施,无不洋溢着美。学校的每个角落都会令你眼前一亮,这就是校园文化的魅力。
2、温馨的班级文化。学校还以班级文化建设为载体,以创建特色班级、提升文化品位为目标,进一步丰富班级文化内涵。统一规范的评比台,昆山四校雅行规范和昆山四校校园“十不雅”,课室后墙的主题鲜明,图文并茂的墙报,知识丰富的精美图书角。
各班门口都张贴着一张班级文化的名片,上面包含集体的名称、班级介绍、班级口号、辅导员寄语,班级文化特色鲜明。从名称上看,有的富有童趣和活力,如大拇指中队、笋芽儿中队等;有的传递积极向上的精神,小白杨中队、向日葵中队等。从班级目标来看,更是体现了班级文化特色,令人耳目一新,如小企鹅中队的目标是“昂首挺胸,勇敢向前”,意在让学生像小企鹅一样,不怕困难,团结友爱,共同进步。还有充分张扬个性的班级展板,都在班级环境建设中体现了学生全员参与的主体意识,营造学生成长的乐园。
三、以孝雅教育为主线,传承中华美德。
孔子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我们把德育教育的“根”扎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沃土上。将中华传统道德教育贯穿于学校德育整体之中,使之成为学校德育的文化根、民族魂。
1、课题研究启师生心灵
为深化推行“学雅规,树雅风,展雅态”的雅行教育,我校秉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针,以“三个发展”为本,即“以学校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开展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教育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研发、编写了独具特色的孝行、雅行校本教材,并且开设孝行、雅行校本课程。用中华文化启迪孩子的心灵。
此书结合我校“孝雅”特色教育,广泛收集古今中外有关孝亲教育的名篇、传说、故事、名言、歌曲等,客观地继承传统文化、弘扬社会新风尚,体现出了符合时代需要的新的孝文化。
教师在阅读、吟诵校本雅行规范的过程中,更加明白“做人、修身、行事”的道理,从而让每一位教师更多地雅思、雅言、雅行、雅兴、雅量,逐渐成为外表优雅、内涵博雅、谈吐文雅、举止典雅、气质高雅的人。学生通过“学孝”,自觉地参与到“行孝”、“传孝”行列,升华了“感恩”教育活动,使同学们懂得对长辈和帮助过自己的人感恩,懂得尊重他人,切身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爱,会表达尊敬和感谢之意。身体力行的“学雅规、正雅态、扬雅风”,进而使学生心灵雅、行为雅、气质雅、脾气雅、个性雅。此书将引领学生徜徉在孝雅文化的海洋中,汲取千古琼浆、采撷道德瑰宝、铸造完美雅行。
2、“雅行”教育促学生完美。
我校完善了孝行、雅行的教育内容,通过不同学科、不同形式,推动中华传统道德活动的开展。通过雅行教育,达到了环境优雅,室内典雅,谈吐儒雅,举止文雅,情趣高雅,实现学校和谐、家庭和谐及社会和谐。行为教育、习惯培养注重细节,注重过程,而且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一抓到底。雅行教育一月一主题,学校从日常生活入手,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对学生进行“雅”的教育。开展了写雅行、学雅规、立雅标、练雅行、正雅态、扬雅风、颂雅德等系列孝雅活动。在德育研究室国学示范课评选活动中,我校五年二班的国学课《游子吟》赢得了到会领导的一致好评,四年一班的国学班会《古韵颂春天》还获得了省级一等奖。在国学特色展示活动,我校的国学表演精忠报国、诗伴舞《春晓》《游子吟》在南部学区国学展评中分获一、二等奖的佳绩。
3、经典诵读伴学生成长。古诗文诵读活动正在我校扎实有效地开展,按照我校编写的古诗校本教材,对于要求学生们必背的内容,我们紧抓“三个一”,确保诵读效果。“一日一诵”,每周一、二安排在间操前五分钟进行诵读,五分钟诵读班班有模式,新识古诗、复习展示,各班级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个诵、对诵、小组诵、齐诵、唱诵、表演诵等形式,让学生享受诗情画意,在诵读中感受美文经典; “一周一荐”,每周从《校本教材》中选取篇目,做好诵读内容的推荐工作。 “一月一赛”,每月进行一次诵读展示。
在七一来临之际,举行了“唱响七月颂歌、传承祖国文化”红诗颂中华主题升旗仪式,由党员代表领诵,全校学生齐诵经典红诗《沁园春.雪》、《长征》、《满江红》,全校师生用琅琅诗韵,来为党的生日献礼。相信这项活动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接受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成为他们一生高远见识,优美人格的源头活水。2009年我校在全区国学经验交流会上进行了“国韵催生兰庭气 践行打造书香园”的汇报。
四、以主题教育为载体,搭建成长舞台。
1、让好习惯伴我成长。
深入开展“养成道德好习惯”活动,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十要和十不要”为重点深抓养成教育,继续开展一日联检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文明养成教育。学校结合区德育科的要求,开展了“三十天养成一个好习惯”的尊规守纪星级班和守纪小明星评比活动。出教室右侧一条线,走廊楼梯漫步轻声,课间文明有益的活动及快静齐的队列,成为学生养成好习惯的依据。结合沈阳市的“大雁行动”,我校开展了争做领头雁的活动。通过“大雁行动”教育学生向天上守纪的大雁学习,向身边的领头雁、“文明出行好市民”——李栓良警官学习,在学校掀起班班争做领头雁、人人争做领头雁的良好氛围。沈阳电视台12月4日的沈阳新闻报道了我校的活动。
2、让“感恩”融入生活。
充满温馨,充满体贴,充满爱心的节日教育。以雷锋纪念日、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母亲节、父亲节为孝雅教育契机,通过感恩表情怀等活动,引导学生孝敬父母、长辈、师长,增强了学生的感恩意识,深化国学教育。用说一说、写一写、画一画及摄一摄等方式,将温馨的话语、美丽的鲜花、体贴的行动等献给父母、师长。感恩节,是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良机,我校每年都以感恩节为教育契机,开展“感恩万物、感动你我”感恩周系列活动,联合同时也得到《华商晨报》和《新北方》的报道。
3、让仪式教育洗礼学生的心扉。
2010年4月27日,我校的部分师生参加了沈阳市“和你在一起”玫瑰行动的启动仪式。手捧鲜红的玫瑰,打着“昆山四校全体师生向城市文明使者致敬”的条幅来到了公安厅交通岗,慰问在那里辛勤工作的交警。一只只千纸鹤、一张张贺卡、一句句发至孩子的内心的真诚祝福,都表达了孩子们对交警的辛勤工作的感激和赞美。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践行了“文明,让城市绽放”的行动主旨;孩子们还将象征城市文明的玫瑰传递到市民手中。
今年的5月27日上午,我校的少先队员代表参加了在和信朝小召开的,由团市委、市教育局等部门联合举办的“心连心手拉手 各族儿童共成长 沈阳市少先队员庆六一欢乐行动”, 精彩欢快的献词形式,朝气蓬勃的学生风貌,得到了与会省市区领导的高度赞扬。
每年的七月份,为全体毕业生举行令人动情的“乘爱飞翔”毕业典礼。仪式活动中突出了我校的英语办学特色,班级文化特点,学生个性特征,整场毕业式为全体毕业生留下一段难忘的美好时光,让孩子更加珍惜人与人之间的情谊,更加学会感恩。
4、让英雄精神滋养学生心灵。
“英雄中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抓手,是班集体建设的灵魂。英雄崇高的奉献精神、献身精神,永远是滋养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为了在孩子们稚嫩的心灵中树立起英雄的丰碑,让孩子们在英雄旗帜的引领下茁壮成长。我校以“英雄中队”活动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学习英雄事迹,传承英雄精神,践行英雄品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2001年,我校杨连第中队是我省首批命名的皇姑区第一支英雄中队,该中队还参加了团中央组织的全国英雄团队会师活动,得到团中央领导及毛泽东、李大钊、董存瑞等亲属亲切接见;2006年,我校紧抓身边的英雄——李栓良,创建李栓良中队。并以“交警感童心、携手倡文明”践行文明出行活动,得到七家新闻媒体关注,该中队多次被评为市区优秀英雄中队。2009年9月,在沈阳电视台举办的慈善晚会上,李栓良中队的队员为大会表演了交警手势操,得到与会领导及嘉宾的好评。今年8月,我校李栓良中队的师生又参加了沈阳市“文明让城市之花绽放”迎全运文明沈阳主题晚会皇姑专场的演出。师生同李栓良警官一同表演的音乐情景剧“争做文明出行小使者”,得到与会市区领导和近千名观众的好评,本节目还参加了省电视台“我爱红诗”栏目的录制。几年来,通过开展创建“英雄中队”活动,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在在英雄精神的引领下得到提升。
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正是昆山四校生成的与众不同的文化内涵,它带给我们最大的文化感动。因为爱,所以追求,所以执著;因为爱,所以奉献,所以无怨无悔。我们将以一颗火热的事业心、强烈的使命感、智慧的行动力,投入精彩纷呈的德育教育工作之中,以德育魂,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沈阳市文明办)
|
|||
主办单位:沈阳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沈阳市经济信息中心111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