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帅是沈阳市公安局苏家屯分局姚千派出所的驻村民警。他驻的这个村名声可真不小,城里人都愿意来这儿爬山、采摘、吃农家院,这座山就是有“沈南第一峰”之称的马耳山,村也就是依山而建的马耳山行政村。
2017年1月,董帅来到马耳山村担任驻村民警,三年多的工夫,他每天都能看到马耳山村的发展变化,不仅物产丰富,而且村民踏实淳朴,加上四季都吸引游人前来爬山的秀丽风景,马耳山村已经建成一个拥有极大潜力的旅游型村庄。
走在小康路上的村民家家户户都有养狗看门护院的习惯,而且根本就没有把狗拴起来的意识,任由家狗在村路上跑来跑去。这些现象引发过一些治安问题,有犬只伤到游人的情况,也有景区内的车辆因撞狗或者躲狗引发的纠纷,加之还有村内的禽类养殖户也常常受到流浪犬的骚扰,犬害已经形成了影响景区文明和谐的一个现实问题。
为此,董帅结合进村屯、进景区的走访宣传,向村民解读《沈阳市养犬管理条例》,还通过村委会对各村民组长、村民代表进行会议宣讲,号召村民遵守规定,文明养犬。在一家一家地进行养犬情况排查登记时,他发现有的村民对此有疑虑,担心要收费,他就进一步讲明马耳山村地处沈阳三环之外,属于沈阳市养犬一般管理区,不收费、不办证,消除了村民的误解和疑虑。
但是不收费、不办证并不等于不需要文明养犬,怎么样把文明养犬变成村民的自觉和常态,董帅建立了马耳山村文明养犬微信群,号召大家随时随地发现、提供不文明养犬行为,共同监督、整治这个习惯性的顽疾。但如何真正形成村民自治的长效机制呢?董帅把自己的想法向村委会做了汇报,建议把文明养犬写进村规民约,让马耳山村的人一代一代都把文明的种子种进心里。村委会非常支持他的建议,于9月15日专门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修改补充村规民约的事项,将原有村规民约的第七条“提倡邻里和睦,危困相助;不打架骂街,不损害他人利益。”修改补充为“提倡邻里和睦,危困相助;不打架骂街,不损害他人利益;文明养犬,文明出行,文明上网。”现场代表一致同意,并满票通过。
眼下,新修订的村规民约已经正式挂牌在马耳山村部。董帅深知,这代表了马耳山村民的集体意志,也表达了马耳山村民建设文明家园的美好意愿。
|
|||
主办单位:沈阳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沈阳市经济信息中心111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