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沈北新区创卫办和下属各社区垃圾分类负责人一行34人,前往沈北雅居乐花园小区、光大绿环环保能源(沈阳)有限公司、宋氏集团可回收物分拣中心进行“垃圾去哪儿”观摩。
探索新模式,小区“垃圾分类”参与率高
当天13时30分到达沈北新区雅居乐花园小区时,气温骤降,但大家的观摩热情不减。
一进园区就看见,广场上多处悬挂着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横幅;绿地上插着精巧的指示牌;每隔两栋楼就有一组高大整洁的智能垃圾箱;红色有害垃圾箱位置醒目;环保屋内物品分门别类摆放整齐……
雅居乐花园小区位于沈北新区道义大街“北金廊”大学城区,2019年沈阳市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之初,小区就率先响应,积极行动。2020年11月,又开始推广“四分法”。目前,建立了社区志愿者、小区楼栋长、保洁员、大学生志愿者、环保小卫士和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员等多支队伍,联合上门、定时逐户地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截至目前,雅居乐花园小区居民的注册率在71.55%,参与率达到76.26%。
“这个‘便民小站’有什么用处?也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有关吗?”有参观者询问。
“现在这个‘便民小站’在为居民提供收寄快递业务,将来还想用来做奶站。生活垃圾分类的推进和宣传工作需要很多人力物力等方面的资金投入,怎么才能形成良好的运营模式?以市场化的方式。由政府先期一次性投入建立这个‘便民小站’,园区物业进行后期的管理运营,这样既方便了居民,又填补了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运营费用。”
“我看见每隔一段距离就放置了一个智能垃圾箱,请问园区里已经全部换成了智能垃圾箱吗?”一位参观者问。
“雅居乐花园小区四分类的智能垃圾箱共定制了15个,目前已经设立了13个,分别摆放在居民必经的道路上。在居民养成生活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后,就会逐渐撤掉单元门口的普通垃圾桶,园区内全部设置智能垃圾箱。这样既能使垃圾分类督导员更好地指导居民生活垃圾‘四分类’投放,又能提升园区的整体环境。”沈北新区创卫办垃圾分类负责人赵鑫副主任顶着寒风认真地为大家介绍。
在随后的宋氏集团可回收物分拣中心观摩时,记者也发现智能垃圾箱的生产车间空出很多位置,“近期,各个社区都在加大小区内智能垃圾箱的投入,所以厂区内的设备就少了很多。”一位工作人员介绍。
实地去观摩,了解“垃圾去哪儿”
在光大绿环环保能源(沈阳)有限公司的中央控制室,参观人员通过实时监控画面了解“垃圾去哪儿”全过程。“我们实行的是‘一进四出’标准:生活垃圾运进来后,经过发酵焚烧,产生的烟气,排放指标将达到国际领先的欧盟2010标准;产生的渗滤液,处理后水质满足中水回用标准;产生的炉渣,会运输至制砖厂;产生的飞灰,经过稳定固化后会进行填埋。”大家听得认真,看得仔细,还不时地拿出手机拍照、拍视频……
天寒地又冻,回程车内欢声笑语
观摩结束,上车返程。宣讲导游张馨元看到大家搓着冻僵的手指,捂着冻得通红的脸,就说:“天气太冷了,我给大家充充电、补补能量吧!来个生活垃圾分类知识问答小互动,咋样?”
“中啊!”
“这是要考考我们呗!”
“来吧!”
“单位食堂设置什么垃圾桶?”“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天冷吃点东北最爱,炖酸菜里的大骨头呢?”“其他垃圾。”
“过期的化妆品是……”“有害垃圾。”
“哇!都能抢答啦!”
“哈哈哈哈……”(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李娜 文并摄)
|
|||
主办单位:沈阳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沈阳市经济信息中心111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