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中,职业生涯跨越人生中精力最充沛,知识经验日益丰富和完善的几十年,职业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职业观,顾名思义,就是择业者对职业的认识。人们由于年龄、阅历和所处行业不同,会对职业观有不同的理解。那么,人们是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自己的职业?有着怎样的职业观?近期,我们通过采访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请他们来分享自己的职业观、畅谈自己对职业观的看法,以此来探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是怎样在各行各业中表现出来的。
劳动模范谈:
杨建华:全国劳动模范
职业观:干一行 爱一行 精一行
杨建华是沈鼓集团的一名普通工人,同时也是一位连初中都没念满的铆焊专家,一个攻克了世界级工艺制造技术难题的全国劳动模范。凭着执着的精神和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在他看来,职业观就是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只要认定了,就要干到最出色。“当就当个好工人,干就干到最出色。”
他由一名普通铆工成长为一名知识型、创新型的高技能人才,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地刻苦钻研、勤学苦练的精神,正是他“干一行 爱一行 精一行”的职业观的写照。他说,当今社会,应该引导人们树立一种正确的、积极向上的职业观。成功没有捷径,只有不断的努力和刻苦的钻研才行得通。而且,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人只要踏实的做好本职工作,哪怕是最平凡的岗位也能取得成。
马长好:沈阳市特等劳动模范
职业观:干一行爱一行 精益求精
马长好是一名沈鼓集团转子车间的一名数控操作者,普通的一线工人,谈到职业观,他说:“做为一个员工,我的职业观很简单,就是干一行爱一行精益求精,既然干了,那咱就干好,用我们厂子的一句话来讲就是“‘干就干好,还求更好’。”
他认为,个人的职业观要符合集体职业观。因为只有认可了这种职业观,慢慢地融入当中,才会发自内心的去工作。企业得到了发展,个人的价值才能得到体现。这样,企业能够进步,国家能够发展,整个社会才能变的更好。“我个人感觉这就和我们的中国梦是一样的道理。每个人都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中国梦也就真正的实现了”
先进人物谈:
汤秉贵:全国见义勇为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
职业观:根据社会需要做力所能及的事通过自己的劳动为人民服务
汤秉贵是沈阳市沈北新区黄家锡伯族乡大孤家子村人,如今在外打工,他的职业观很简单,就是根据社会的需要,能做什么,就做什么。“我比较认可实在点的职业观,就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对你的需要来选择工作。我也想找份效益好的工作,但我没有那个能力;我也想多赚钱,但我不能做违法乱纪的事,这不是社会需要的。所以我会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通过自己的劳动来为人民服务。”
“在当今社会,什么样的职业观应该被提倡?”对于这个问题,汤秉贵认为只要是好的职业观就应该被提倡,在他看来“为别人服务”就是好的职业观,无论是奉献社会还是实现自我价值,都是应该被提倡的。“我认为通过自己的劳动为别人服务,实际上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人生价值的具体体现。”
赵弼:2013年感动沈阳人物
职业观:艰苦奋斗 任劳任怨踏实肯干
赵弼是一位80后的农村青年,目标是做新时代的新型农民,在他看来如今这个时代,除了老人喜欢谈的艰苦奋斗,就是任劳任怨,踏实肯干,这有抱着这样的职业观去做自己的工作,才能得到成功。“天上不会掉馅饼,只有脚踏实地,才能有收获;投机取巧也许会得到好处,但那毕竟是暂时的,不会长久。”
赵弼的职业观,朴实当中带着哲理,他觉得,无论做什么,都要干一行爱一行,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够激发出内在的潜力,把工作做好。一个国家是由一个个人民所组成的,只要每一个人都敬岗爱业,做好本职工作,我们的国家就能够不断的繁荣强大。
赵玉兰:2013年感动沈阳人物
职业观:干一行 爱一行 脚踏实地 勤劳奉献
年逾花甲的赵玉兰在谈到职业观时说,在当年,他们年轻时候的职业观就是听从组织安排,响应国家号召。当年提倡“上山下乡” 那年头物质虽然缺乏,但是人都朴实,积极性高,“老黄牛精神”的人处处有。“我们这一代大部分人虽然都没文化,但是就是人善良认干。”
她认为,无论做什么工作,首先应该想到的就是奉献,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对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无私奉献,那么汇聚起来的,自然就是大家认同的、正确向上的职业观。“对自己好点,更要对别人好点,大家都付出真心、爱心,社会就和谐了。”
网友谈:
@石翼先生:我的职业观很简单,就是用心为师。这是我个人的工作之本,凡事用心做,一定会做得好,做得到位,当然也要不断的完善自己,为自己在前进的道路上留下不可磨灭的足迹。
@白丹: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我的职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也是我最初的职业观。我一直认为成为帮助别人的人是很高尚的职业。服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把择业同民族的振兴、祖国的富强联系起来,并以此为己任,无私奉献的精神也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职业观。
@ Lily:作为80后,我的职业观是能实现自我价值及满足生活所需。实现自我价值就是如果工作能和自身擅长、爱好相结合的话,那这个工作就是最适合自己的工作,适合长久经营下去的职业,这样才可以让自身的能力得以最好的发挥,可以让工作变得快乐。
@张晓莉:我们应该将自己的理想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去选择职业。这样,既实现了自身的理想,同时又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为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否则,只顾埋头实现自己理想,而不去考虑社会需要的是什么,这样的人是自私的、偏执的;而那些只是一味地为社会做贡献,抛弃自己理想的人是可怜的,他们辜负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王志强:不同岗位上的人会有不同的职业观,我的职业观就是“干一行,爱一行” 在我看来,教师是我的一项事业,从我的短暂却充实的切身经历中,我深深的体会到,也许表面上的回馈不够明显,收获小于付出,但是精神上的满足和喜悦,是无法用物质来衡量的。
|
|||
主办单位:沈阳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沈阳市经济信息中心111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