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是中国人永恒的精神财富。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的不断升温,普及国学经典教育的呼声也日益高涨。我市从2010年11月开始,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国学教育活动,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树立民族之魂,让孩子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孔子曾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在儿童时期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对人的一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深刻意义。我校从2006年9月全面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确立了?“以人为本 和谐发展 打造特色 争创卓越?”的办学理念,提出了“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人”的培养目标。随着沈阳市中小学国学教育启动仪式的召开,从教育形式到教育内容又为我们指引了方向,经过努力我校现已初步形成了“诵读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的办学特色,把诵读和践行作为有效的办学途径,让学生从小树立“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的思想,使学校的办学特色更加鲜明。2011年1月我校在沈河区中小学国学启动仪式上做了经验交流,下面,我从四个方面就我校的一些粗浅做法向大家做以汇报。
一、诵读经典,开启学生智慧
我校把诵读经典作为传承的有效途径之一,针对不同的年级特点选择了不同的诵读内容,《弟子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为了庆祝建国六十周年,我们在诵读国学经典篇章的基础上又开展了红诗颂中华的活动。几年来,学校坚持每天利用早晨的20分钟组织全校师生诵读。诵读中,我们要求学生要有一个恭敬的态度,精神抖擞、吐字清楚、抑扬顿挫,做到头正、身直、足安。每学期组织全校学生开展诵读大赛,使学生的诵读水平明显提升。现在学生对经典篇章已经有了相当量的积累,已能熟背《弟子规》、《孝经》、《大学》、《中庸》的全文及《论语》的部分篇章,我校的学生在小学毕业的时候,可以把“四书”熟记于心。
二、践行《弟子规》,落实德行教育
诵读经典,必须要践行。因此在师生熟背《弟子规》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践行《弟子规》,创建和谐校园的活动。
(一)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孝为“百德之首,百善之先”,是做人的根本。因此在践行中,首先培养学生的孝心。我校组织教师编写了《弟子规》教案全集,老师们经常利用国学教育课对学生进行教育,用一个个感人的德育故事去影响孩子,让孩子从小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同时我校开展了“评选孝顺的好孩子”、“一日护蛋”等活动,提倡每天为父母做一件事。学校向家长下发了反馈卡,由学校的领导与班主任组成家访小组,深入到学生家里进行家访,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最后评选出百余位孝顺的好孩子。本次活动得到了辽宁教育电视台记者的关注,并做了专题报道。
(二)落实学生的礼仪教育
“不学礼,无以立”,礼是人与人之间最优美的距离。为此学校重点落实了对师生的礼仪教育,制定礼仪示范班评选标准,提倡学生每天见到老师、客人要行90度鞠躬礼,以表示对人的恭敬之心。成立了由五十六位教师、二百余学生组成的师生践行《弟子规》志愿者团和大南一校孝廉传统文化教育中心。志愿者们每天最早来到学校,站在校门两侧用九十度鞠躬礼迎接每一位师生的到来,会随时用《弟子规》中经典的提示语改变着学生的不良行为,带动学校越来越多的师生去践行《弟子规》。
老师们经常把弟子规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对照:“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长期训练,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性格和高尚的人格。达到一种“以文载德”、“文德并重”的相得益彰的理想模式。
三、推进特色办学的基本策略
我们深知,在弘扬传统文化中,单纯依靠诵读与践行还远远不够,为此,我校努力从提升教师素养、创设校园环境等方面开展工作,为多角度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培养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育人队伍
组织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培训班,先后聘请省教育厅厅长助理葛洪源博士、沈阳师范大学刘兆伟教授、国学应用讲师郭庆斌老师等专家、名师做报告,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一系列的培训,不仅使教师的文化底蕴更加丰厚,也使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有了很大的转变。
(二)创设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育人环境
在校园环境建设中我们突出一个宗旨:即让校园处处洋溢着浓郁的古典文化气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设立不同的文化主题,每层楼的文化主题分别是经典格言、经典人物、经典赏析等内容,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之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三)开展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特长活动
我校开展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培训活动,每周四的最后两节课作为学生的特长活动时间,开设了弟子规、书法、国画、结艺等20多项培训活动,学生们选择自己喜爱的内容参加活动。几年来,学生在这些具有传统文化元素的特长活动中,各种技能明显提升,多次在校内外的各项比赛中获奖。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教育,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逐步形成了鲜明的以传统文化教育为核心的办学特色。在国学教育中,我们让经典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及课堂教学,孩子们在课堂发言及阅读写作中经常是引经据典,证明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经典中的一些道理,为孩子们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让课堂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变成了在知识传授中陶冶情操、塑造品格,不但使儿童的记忆力、理解力、注意力显著提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习惯,让学生从小学会孝敬父母、文明处事、礼貌待人、遵规守纪,对人、对事、对物都有了正确态度,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实现“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人”的培养目标。
一路走来,大南一校不断地成长、进步。我校的这项工作得到了省、市、区各位领导的关注,多次来校参观指导,在得到各级领导关怀的同时,我们也体验着收获的快乐。我校已被辽宁省确立为传统文化教育的试点校、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基地、辽宁省未成年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我校的国学教育经验多次在省、市、区做经验交流,学生们的诵读也多次参加省、市、区各级团体组织的演出,我校学生代表辽宁省参加全国诵读夏令营。我校的这项工作也受到了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关注,对学校开展国学教育情况进行了专题报道。
国学经典的教育效果是长期的,也是潜移默化的。我们将努力探索、不断创新,争取使每一位孩子在千古美文的熏陶下,切实丰富人文素养,为孩子的成功人生奠基。老子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坚信:只要秉承正确的理念,投入积极的努力,运用恰当的方法,中国传统文化必将重放异彩!
传承国学经典 彰显办学特色
沈河区大南街第一小学
2011年8月
|
|||
主办单位:沈阳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沈阳市经济信息中心111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