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位老人,冬天只要半夜雪停,他就会在凌晨四点钟起来扫大院的雪,夏季在酷暑下修剪红巾园的花草,一年四季都在社区巡逻,走访各家各户,调解纠纷、扶贫助困、义务维修,他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人生的精彩,感动着你我。他就是亢秉铨老人,感动沈河十大人物,我们慕名来到红巾社区采访了他。


亢大爷坐在我们面前,精神矍铄,完全不像已经79岁的老人,他对我们娓娓道来他的几十年如一日学雷锋的事,就象在讲述一个普普通通的故事,那份真诚和朴实让我们为之动容。他拿出一个小包袱打开让我们看,里面齐齐整整地摆放了几十个袖标。他告诉我们,当年号召学雷锋之日起他就决心一辈子学雷锋,他在职时曾两次扑入火场救出百姓,经常在工作岗位上奋战一周都顾不上回家,并把单位所分的福利房让给其他同志。当70年代居民委员会找到他让他做晚间义务巡逻员时,他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当时治安保卫委员会将唯一的一块袖标给了他,那是他人生中的第一块袖标,也是他继续为人民服务的动力。他退休之后当起了名副其实的社区管家,每天从早到晚在社区里奔走,治安巡逻、调解纠纷,环境监督、维修上下水、宣传文明出行。总之,哪里有问题,他就出现在哪里。因此,他又得到了“义务巡逻队”、“‘非典’防控巡逻队”、“市场监督员”、“环保监督员”、“文明出行监督员”等二十多个袖标,亢秉铨同志把这些袖标看成自己的荣誉,非常爱惜地珍藏起来。

日常生活中,他经常进行走访,邻居谁有病了,他就去探望;邻里之间出现矛盾,他就主动帮助调解。社区居民张玉傅是盲人、潘玲是孤儿、崔颖患重病、张思学动大手术等,他都无私的伸出援手。亢秉铨老人以前是工人出身,瓦工、木工,水暖工、电工,这些活样样在行。根据居民的日常需求,社区配备了专业疏通设备,亢师傅便组织了一支义务下水道疏通队伍,主动承担了为社区居民疏通上下水的工作。无论刮风下雨,无论逢年过节,他只要接到电话或者在社区得知情况就会马上去免费为居民维修。2009年9月他积极组织成立了“亢秉铨劳模”秧歌队,从自己的腰包里掏钱为秧歌队的队员买齐了服装,秧歌队由最初的10余人发展到现在的100余人。2012年年初,他从自己家中拿出3000元钱批发了日常生活用品和蔬菜,带动社区志愿者开办了亢秉铨劳模志愿者大集,开展了剪发、木工修理、磨刀、电视调试、无公害蔬菜销售、直销无差价生活用品、家政服务等,为民服务,把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赢得了社区居民的广泛赞誉。
记者:您觉得您身边有‘雷锋’么?
亢大爷:当然有了,鞍山的郭明义不就是活雷锋吗?咱们沈河房产110的经理夏云龙,咱们社区的周继纯都是。
记者:您觉得现在什么样的行为算作‘学雷锋’?
亢大爷:为人民服务!
记者:什么样的学雷锋活动是您愿意参加的?
亢大爷:我是党员,凡是能方便老百姓的事,能帮助老百姓的活动我都愿意参加。
记者:红巾的居民如何评价您的?
亢大爷:一年365天我都没有休息的时候,社区居民每天都能看见我在社区里忙活,大家都认识我老亢头,有啥事情他们都来找我,有的亲切的称呼我“亢师傅”,有的管我叫“大院管家”,有的戏称我是“不拿钱的编外主任”,大家都说,社区里有了我,大家有啥困难的事就好办多了。
记者:您这么大年纪了,天天在社区这么忙活,不觉得累吗.?
亢大爷:我觉得特别充实,有时候是累点,但是能为老百姓办事累点也值!
记者:有个别人不理解您吗?
亢大爷:有个别人说我是“傻子”,也有个别人说我为了出名,但绝大部分老百姓还是说我是个大好人,说我是社区里的一块宝!说完,老人就笑了。
望着这位可敬的老人,我们身边为老百姓实实在在做事的“活雷锋”,我们在心里默默祝愿他,好人一生平安!